恆星演化 主講人:吳俊龍 一、恆星的誕生: 星際物質聚集經由重力塌縮,產生熱能而觸發氫融合反應,恆星因而誕生。 1.星際物質聚集的因素: (1)超新星爆炸 (2)受恆星風吹拂 (3)分子雲碰撞 (4)在銀河系漩渦臂 2.誕生過程 (1)分子雲塌縮 (2)原恆星階段-產生紅外線 (3)觸發氫融合 3.進入主序帶 二、恆星演化 1.主序帶階段: (1)重力和光壓、熱運動產生平衡 (A)ZAMS中含3/4的氫和1/4的氮 (B)後主序帶階段 2.單星系統 (1) 小於0.4倍太陽質量: 主序星*白矮星*黑矮星 (2) 質量介於8倍和0.4倍太陽質量之間: 主序星*巨星*行星狀星雲*白矮星*黑矮星 (3) 質量大於8倍太陽質量: 主序星*超巨星*超新星爆炸*中子星或黑洞 3.雙星系統: 過程複雜,有時重複演化的歷程 三、恆星的死亡 1.行星狀星雲 (1)氦閃、碳閃將外層氣體拋出所形成 (2)雲氣膨脹速度10∼20km/sec (3)恆星損失10%質量 (4)冷卻成白矮星 2.超新星爆炸 (1)重力塌縮之能量無法消化,造成「能量阻塞」而爆炸 (2)釋出大量微中子 (3)形成中子星或黑洞 3.新星 雙星系統中的白矮星吸收伴星的氫氣至產生突發爆炸 四、恆星死亡後的遺骸: 1.白矮星 重力塌縮和簡併壓力平衡,無法利用重力增溫形成核反應 2.中子星 (1)表面為重核子球殼 (2)中間為液態中子及超導性質的質子和電子 (3)核心為很重的基本粒子 (4) 若中子星位雙星系統中,將產生噴流,和X-射線 3.黑洞 (1)自轉或帶電 (2)未有直接觀測證據 (3)可能之尋找方式:雙星系統中X光源,重力透鏡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