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攝影
攝影的基本概念︰
-
*相機的機械構造(SLR):
- 機身:底片匣、反光鏡、景觀窗、測光系統(ex:TTL)
- 鏡頭(變焦鏡頭、定焦鏡頭、望遠鏡頭、廣角鏡頭):光圈、焦距
- 閃光燈:內建or外接
- 腳架
-
*曝光(explosure):E=i×t
- 控制投射於底片的光量。為了讓軟片受光,光圈必須打開一段時間,而打開時間的長短則由快門控制。
- 光圈:光圈值﹦焦距/所張孔徑。 光圈值愈大進光量愈少。
- 快門:A.B.T.1.2.4.8…1600…快門線
- 曝光寬容度:寧過多毋不足。
-
*景深(Depth of field):其實照相機的鏡頭在理論上一次只能精確對焦(focusing)於某一特定物距(object distance)上,但是實際上此物距前後卻有一段可被接受的清晰成像區域。我們把這段範圍稱之為景深。
- 允許的模糊圈(permissible circle of confusion):在25公分的觀賞距離下,肉眼很難區分 "直徑小於1/100英吋" 的圓or點的差別。
- 景深長度(D): D=2u NC/f
- ☆拍攝時有三種可獲得較長景深的方法:
1. 使用小光圈
2. 增加物距
3. 使用短焦距的廣角鏡頭
- ☆許多鏡頭都在不同的光圈值上指示不同的焦距長度。
- ☆許多單眼反光相機(SLR)有景深預測鈕,(ex: Nikon F3. FM2…)你可以預覽在焦點範圍之中的區域。
-
*軟片:分為彩色負片、彩色正片(幻燈片)、黑白負片
- 感光度(ISO):可分25.50(低感度)、100.200(中感度)、400以上(高感度),感光度愈高,代表底片愈容易感光,因此曝光時間可以縮短(亦可以減少閃光燈的使用),但是粒子性(Grain)較粗。反之,低速的底片粒子較細緻。
相機的種類:
-
*135相機:底片尺寸為24mm×36mm,目前以SLR式的配件最為齊備,可以方便的更換鏡頭,也較為經濟。
- Nikon系列相機:堅固耐用及鏡頭品質優越
- Canon EOS系列:自動對焦,外型優美,「快速」、「準確」頗為新聞工作者所稱許
- Pentax. Minolta:電子統精密先進
- Leica M系列,Contax G1(Zeiss鏡頭):連動測距式(range finder)
- ☆Photojournalist, Sports photography, Snapshot, Documentary photography
-
*120中型相機:捲式軟片(roll film)寬度約為6mm(2.25英吋),拍攝畫面由6×4.5、6×6、6×7、6×8、到6×17公分不等。通常拍攝底片的尺寸愈大,機動性也愈差。
- Mamiya, Rolleiflex 2.8GX:雙眼反射式(twin-lens reflex)
- 瑞士的Hasselblad:全機械式的設計,堅固耐用、畫質極佳
- Pentax6×7:比例放大的135相機,機動性高,多種鏡頭更換。
- ☆ Portraiture, Fashion, (以人物為主)
-
*大型相機︰單張的頁式軟片(sheet film),底片的尺寸由4×5(英吋)起,到5×7、8×10為止,通常這種大型相機必須在毛玻璃上取景及對焦。由於大型相機的底片面積最大,影像品質遠比前兩種優越。
- ☆Landscape photography, Architecture photography, Commercial illustration.
整理by如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