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流星開始劃過天空]

到達觀測地點後,你應該先養足精神,等到預定的時間再起來看.,不論你是單獨觀測或是一群人觀測,記得前面所說的,每個人的觀測都是獨立的,不要受到別人的影響,即使你們分了幾個區域觀察,也未必要同時開始結束,但是要對自己實際觀測的時間和看到的天空狀況(雲量,極限星等,視相..)很清楚。

(1)選定觀測流程

入夜後開始計劃今晚的觀測流程,比如說1點到125分作第一階段觀測,休息五分鐘後1:30-1:55第二階段….依此類推到四點結束,每小時換一張新時刻的星圖.然後準備好1點用的觀測星圖,表格和照明筆,躺下來適應黑(半小時到五十分鐘)

2)瀏覽你的視野

建議視野中心選在仰角5070度之間,離開輻射點大約20度到40,您要反覆牢記 觀測視野的中心、輻射點位置、用來比較星等的亮星 位置與星等,還有決定極限星等的區域等.

觀察你所選視野的遮蔽狀況(有多少%被樹木遮住??),視野中的雲量,和極限星等如果你是看獅子座附近,就數IMO 9號區域(獅子α-β-γ-δ圍成的)有多少顆(含αβγδ),比如說數到七顆就4.4,數八顆就5.0…,看其他視野的就各找鄰近區域來判斷.記得要不時的去數一下哦,以免天空透明度變差時還沿用之前的極限星等.(還有一點,極限星等不可以問別人,因為每個人都有點不同).

(3)準備好錄音工作

檢查一下錄音帶數量和電池存量,將麥克風方向轉對,靈敏度調到最大,小心別在黑暗黑暗中誤觸或是沒按到各按鈕,(戴上耳機聽或許不錯).使用前一定要做測試,免得中斷數據.並且熟悉在完全黑暗時的操作.有種鬧鐘按下去會報時的,也不妨帶去,但記得和中原標準時校對一下.另外你的星圖,,照明,備用的電池錄音帶等等東西都要安置好,避免在黑暗中找不到.

(4)開始記錄流星

時間終於到了,拿起你的圖表開始記錄吧,以下是您所要注意的:

記錄先寫上姓名、觀測地(附上經緯度、高度)。觀測日期若寫1998/11/17-18表示今年1117日深夜至18日凊晨。統一用國際標準時(UT)或中原標準時(最後轉換時,中原標準時-8小時=UT)。觀測時請在表中記下有效觀測時間(NET OBSERVERD TIME)--差不多是以一個時段(INTERVAL)減去中斷(BREAK)和畫圖(ex:三秒/每顆)的時間,雲量(%(可以換算KF),被遮蔽的視野(%)、極限星等的區域編號(Nr)和數到的星數(N)和換算的星等(lm)(只要變化,記下時間)、視野中心(FIELD) 赤經RA及赤緯DEC表示,精確度在10度內,或是記得視野中心的亮星名字,稍後再查星圖

◎流星的編號和數量

每時段內看到的第一顆是NO.1 第二顆NO.2…類推記於表上 而數量,為最基本且簡易的數據,可由單位時間內所觀測到的流星數判斷流星雨的規模,可利用時間表,10~15 or 30分鐘(可視流星頻率更改)為一單位(INTERVAL,以方便記錄

◎流星的方向和路徑

流星的方向,路徑為流星雨觀測之一重要訊息,所需記錄的包括流星的起始點,路徑的長短,方向,可藉由在星圖上畫出路線清楚的表示出.從流星的路徑我們能逆推找出輻射點的所在。

◎流星的亮度

可以與流星路徑附近之亮星作為比較,以估計其星等,若流星出現在視野中心或是觀測者非常確定其亮度,可以每0.5等為一單位,反之則可以1等做為單位,通常在亮度之判斷上須經一段時間的適應練習並熟知觀測範圍內之參考星,才能快速並較為準確的估計.

◎流星發生的時間

可以錄音機進行記錄,若有多組人員同時進行觀測,可用來比較分析以確定流星的數目

◎判斷群屬

如果流星可以逆推延長到輻射點,則大致可推測屬於某一流星群,否則它是偶現(散在)流星.根據IMO的資料,群屬流星如果距離輻射點愈遠或離地平線愈遠,速度會快路徑長,靠近輻射點或是接近地平線的流星速度慢路徑短.如果有流星似乎從靠輻射點處發出,但路徑長或是速度快則算散在流星..在錄音中可喊”L2,S4”則表示獅子座(Leonid)流星光度2等,偶現(散在)流星4等。此外,應該不要討論或爭論方向亮度等資料,以免影響獨立性.

其他

如流星之顏色,(W)黃(Y..等等,火球(fireball),流星痕(Persistent train)如果流星消失後仍可看到痕,記下其持續時間.如果流星痕只持續幾分之一秒,則記"+" .如果說你看到獅子座的流星0.5,有兩秒痕,顏色白色.可以喊獅子0.5,2,”L 0.5 ,3S ,W”.

觀測時請注意 : 輻射點所在的星座和流星出現的星座並不盡相同,因此例如觀測獅子座流星雨時,目光要放在周邊的巨蟹、御夫、雙子、大熊、長蛇、牧夫、、、等星座。至於觀測要進行多久呢?只要天候與精神狀況可以,愈久愈好,撐得愈久,看到的數量愈多, IMO建議最短的觀測時間在一小時以上.

 

流星...妳從哪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