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English
清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賴品光助理教授與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暨麻省總醫院的研究團隊發現,身體的免疫細胞可以擋下癌細胞送出造成腫瘤惡化轉移的胞外泌體「前哨兵」(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但如果這些「前哨兵」突破了免疫細胞的防線,將會誘導免疫細胞幫助癌症形成轉移,針對此一機轉的研究已榮獲「Science」期刊刊登。
賴品光教授表示,胞外泌體是近年來全世界許多基礎與臨床科學家們研究的熱門主題。早在1980年代,學者即觀察到胞外泌體,但由於受限於當時的技術,使許多科學家們誤認為其是細胞吐出的廢棄物。2000年代後期,學者們重新發現胞外泌體其實是生物的自體奈微載體,它可以搭載蛋白質、DNA與RNA,並將這些裝載的「貨物」投遞給周遭及遠端的細胞使其產生「生化反應」。賴教授表示,胞外泌體 (EV) 有如奈米級的Google無人駕駛汽車,不需要細胞與細胞間的接觸即可互相作用,而癌細胞恰恰利用了這個特性來進行遠端「操控」,進而癌化健康細胞,以做為之後癌症轉移環境的準備。這個發現顛覆了以往我們對細胞訊息傳遞途徑上的認知,也讓科學家們在生物與疾病,包括神經系統、免疫系統、癌症等,有了突破性的發現與治療途徑。
然而奈米大小的胞外泌體不易觀察,這讓許多想要研究它的科學家們遇到很大的瓶頸。 賴品光教授結合了分子生醫影像與分子生物學技術,創立出可以在活體中追蹤胞外泌體的技術,並與美國哈佛醫學院暨麻省總醫院的Ferdinando Pucci博士合作,一起揭開了癌症轉移攻防戰的神秘面紗。該研究更證明了身體免疫細胞防線在被攻破前,可以抑止癌症轉移發生,科學家因此更進一步瞭解了癌症進展的危機與治療的契機。
全球每年約有一千四百萬人被診斷出罹患癌症,八百萬人因癌症過世。 然而隨著醫學科技進步,癌症只要早期發現,預後通常較為理想。清大醫工所宋信文所長也表示,癌細胞在癌症中期和後期從原發部位轉移至其他部位所形成的癌症轉移,才是造成癌症治療困難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癌症轉移與胞外泌體這個前哨兵的作用很有關連。
詳細研究成果發表於Science (2016 Apr 8;352(6282):242-6. doi: 10.1126/science.aaf1328. Epub 2016 Mar 17),標題: SCS macrophages suppress melanoma by restricting tumor-derived vesicle-B cell interactions,論文內容亦被其他科普媒體廣泛轉載介紹,如:F1000 Prime, ScienceDaily等。賴品光教授畢業於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曾擔任過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講師及麻省總醫院神經科助理研究員,現在是清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
Copyright © 2011 - All Rights Reserved - Domain Name
Template by OS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