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的種類

  1. 不帶電不旋轉Schwarzschild黑洞(史瓦西格黑洞):
    1915年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之後,1916年Schwarzschild即從愛因斯坦方程式找到第一個黑洞的解,這是最簡單、最容易理解的黑洞,本文以上所說的就是指Schwarzschild黑洞。它的時空結構僅跟黑洞質量有關。
  2. 帶電但不旋轉Reissner-Nordstrom黑洞
    1918年發現的解,時空結構與黑洞的質量和電荷都有關。
  3. 旋轉但不帶電Kerr黑洞(克爾黑洞)
    1963年Kerr發現的解,旋轉的黑洞和不旋轉的黑洞有一點點差異,黑洞除了上述所說的存在一個『一但掉入連光也跑不出來的視界』之外,還存在一個被稱之為靜態極限(Static Limit)的面,靜態極限在視界之外,形狀是赤道部份較胖,自轉軸的兩極與視界面相切,類似一個橢球,自轉愈快則橢球愈長,當黑洞沒有旋轉時,靜態極限和視界兩者是重合的。靜態極限的意思是,在靜態極限面之外的時空區域,只要火箭的動力夠大,就可以使我們相對於遠方恆星是靜止不動的,一但落入靜態極限的面之內,由於黑洞的自轉造成慣性系被強烈的拖曳,則無論我們多努力,也不可能相對於遠處恆星保持靜止。換言之,我們一定被拉著轉。當然,一個人掉進靜態極限面之內但還沒掉進視界之前,還是有機會脫離黑洞的,視界之外和靜態極限面之內的時空區域我們稱之為能層(ergosphere),能層是什麼?我們後面再講。
  4. 會旋轉又帶電Kerr-Newman黑洞

    這是黑洞最一般的case,帶有電荷或自轉或兩者兼之的黑洞,引力半徑會比史瓦西格黑洞小一點。

    一般認為,宇宙中若真的存在黑洞,那麼它必定是會旋轉的,有自轉或帶電或兩者兼之的黑洞,可以拿來作發電機,當然這目前只是理論而已…

    理論表明,不論星球死前是何者面貌,穩定黑洞只能是上述四種中的一種,這就是有名的黑洞無毛定理(There Hair Theory):黑洞只由質量(M)、電荷(Q)、角動量(L)三個參數決定,和其他的物理量無關。

  5. Stephen Hawning新觀念下的黑洞:
    黑洞會蒸發、黑洞會輻射出微弱的光、黑洞有溫度、兩個黑洞可以變成一個黑洞,但一個黑洞絕不能被切割成兩個…當然…這都是理論…


接近黑洞能有不可思議的體驗...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