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與社會
目錄 導論

緒論:網際網路與當代社會[1]

一、前言

  「網路與社會」將討論網際網路的應用對社會所帶來的意義。網際網路是一套複雜又彼此相關的資訊技術,其影響到的社會生活的面向,幾乎達到「全面性」的程度。網際網路的重要性正如「人類自印刷機以後最重要的進步」,其重要性僅次於火(Brian, 1999: 64)。

  網際網路與其他科技具有相同的性質。它可以是中性的,也可能是兩面刀,一方面很需要網際網路帶來的方便,另一方面其對社會的影響卻值得深深警惕。著作權,情色,隱私,管制許多值得我們關心或擔心的議題,Manuel Castells (1996; 1997; 1998) 討論The Information Age: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的三巨冊作品,說明了資訊網際網路及相關發展對人類社會生活的廣泛影響。網際網路的各項建設及其所帶來的衝擊,已漸受到各界的重視。網際網路的使用漸漸構成現代社會或缺的一環,世界各國甚至將相關基礎建設與下一階段的國家競爭力連在一起。這些討論除了網際網路相關的軟硬體的技術性議題外,其對社會各個層面如政治、經濟、文化、法律、倫理等之影響,也漸漸到社會科學界的重視。1997哈佛大學,舉辦了第一屆的Internet and Society的研討會(O’Reilly, 1997),1998年5月又舉辦了第二屆研討會。在台灣,中央研究院連續數年舉辦「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從2000年起連續舉辦了4次的「網路與社會研討會」[2],繼而成立「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3],在後面的兩項活動中,匯集了來自不同領域的學者和研究生,清楚可見資訊網路社會來臨所帶來的影響是各方面的,各領域的學者都加入討論。

  古典社會學家,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研究,多從考察一個社會的發展趨勢,對個時代進行診斷,甚至對於人類社會的命運提出預測、警告。從對人類社會影響之巨大,對人類社會影響之全面來看,過去可能只有「資本主義」一項可以和今日資訊網路社會相比。網路社會的來臨,也許不是放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階段上,作為取代資本主義社會的下一個階段之社會型態,不過網路社會的興起,對於資本主義社會的各個面相,幾乎都有影響。社會學對網路社會的分析方面,許多議題都和解剖資本主義社會具有相似性,人與人關係,工作的意義,社區的性質,工廠的組織,利潤的來源,有許多地方都和資本主義之分析有密切的關係。

二、網絡社會的特質

1.分散的/網絡的社會

  網路的發展,使得原來資本主義邏輯得以進一步開展。按照過去理論來看,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必然要走向全球化,沒有辦法走向全球化的話就必然會萎縮不能發展。從這個角度來看,網路的來臨讓全球化可以發展,則是促進資本主義邏輯得到進一步發展。在網際網路時代來臨以前,我們常說這個世界如何如何?漸漸原來的這個世界被改稱為「離線的世界」,以便於區別新誕生的「線上的世界」,這個世界最少分為on-line及off-line兩個世界,或不可分的共同構成今天我們真正的世界。原來我們所熟悉的世界,只是新世界的一部份。

  關於網路空間的特性,M. Castells曾經以「流動空間」來稱呼,他和以地方(place)為基礎的固定空間具有很不同的意義。所謂流動的空間,並非全新的概念,只是在網路社會來臨之後,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舉例來說,例如,台灣社會的中小企業很有競爭力,其中一個背景就是運用了網絡(networks)的概念。網絡和流動空間有何關係,這需從「沒有工廠的工廠」來說明。一個沒有工廠的人拿到訂單,卻能按時出貨。做法就是把不同的工序分散到一些小工廠和家庭代工的手裡去,把在工廠生產的空間,分散到家庭的客廳去了,也就是把工廠的生產空間流動化了,這個空間之所以可以流動,他所依賴的乃是網絡(各種網絡)。「客廳即工廠」就是工廠空間流動的代名詞(張維安、陳介玄,1997)。

  這個流動空間之所以可能,背後的邏輯其實是牽涉到網路社會的概念,網路的概念就是把一個工廠裡的工序空間分開來,再把他們聯繫在一起,流動的空間,即是網絡的空間。一個工廠中的工序空間,要能流動,要能轉化為網絡空間,則必須有一個前提,就是這個空間是要可以分割的空間。這種情形乃是以空間來組織時間,不過倒過來講也可說是時間組織流動的空間,它是這樣一種互為組織的存在。

  流動的/網絡空間,其特性是分散的,但同時也非常的集中。它之所以非常分散,也非常集中的原因就是因為網絡化的關係,它那個可以分割的生產過程,分散到很多地方去,比如說福特汽車的Escot那一型汽車,好像就是在世界五大洲,十幾個國家生產零件,再組合成一輛汽車。這個分散又連結的網絡空間,挑戰了著名的垂直整合的「福特主義」的理論,使資本主義之發展更精緻化。

2.資訊的節點/資本主義的中心

  分散再連網的概念,主要是看資訊的流通,在美國各城市之間看得很清楚,從資訊流通來看,似乎是幾個大城市間的流通,如東岸的紐約,華盛頓,波士頓,和西岸的舊金山,洛杉磯之間的流通,資訊流通量決定了城市的重要性,資訊的節點無疑的就是資本主義的中心。如果一個地方有很豐富的資訊,那四面八方的人都要連結到這邊來,當各地的人都來和這些資訊發生關係的話,這個地方就變成中心,對這些連結,基本上所要考察的就是一個資訊的流通。過去,一個地方的重要性可能用飛機起降次數,或所載來的人數,或者用鐵路、公路連網的概念來界定,但是現在不同了(Castells, 1996)。

  當一個城市的地位,從實體流通轉成以資訊流通來衡量時,一個議題馬上浮現,這就是「世界中心的轉移」和資訊發生密切的關係。「世界中心的移轉」,在社會學裡一直是個重要的議題,例如在年鑑學派的F. Braudel (1982-1984)的分析裡,我們常看到中心城市的移動。從歐洲的希臘,雅典談到威尼斯,熱那亞,或者是阿姆斯特丹,英國倫敦,然後到美國紐約,之後有人預測東京,更有人預測說下一站是上海。我們看得到世界文明或金融重心的轉變。事實上,不同階段競爭的資源不同,因時因地各有取勝的利基,有時因海運,有時因季風,有時因交通要道,有時因港口,各種不同的理由。當網路世界來臨的時候,競爭的資源又不同了,這項新的資源是加速或更鞏固原有的中心,或是帶給新興城市新的機會?這些乃是值得我們關心的問題,如果原來的中心更加的穩固,那就是說後面的人要取代現有成就者的可能性就更小了。倒過來講,是不是有一些週邊的中心,在網路紀元中,擁有比較大的競爭力,未來可以取代現有中心的霸權,例如,常有人提起Microsoft的例子,或蘋果牌的電腦,甚至於Yahoo公司起家的故事。一些小公司,三個人的公司,只要有一個新點子,在網路世界裡,就有可能變成一個賺錢的事業,一炮而紅,這種種可能性都有。相同的,世界文明的中心,是否在網路社會來臨以後,也會因為新的競爭資源,而重新洗牌?或更加鞏固其原有的地位?

  這種網路社會,彷彿仍是資本主義分工系統,只是範圍擴大了,有一些中心它專事思考研發,有些地方就專做生產,世界分工系統更完備了,尤其是是網絡社會誕生以後,原有的這個現象的到更加充分的發展。在網路世界裡,節點之間的聯繫不再是用鐵路、公路或飛機來連結,而是透過光纖網路,或屋頂上的衛星來聯繫。通過衛星與光纖的聯繫,資訊的全球化成為可能,網路的基礎建設把全球真正的變成是一個整體,一個單位。在這個全球作為一單位的整體裡,哪裡有資訊,就代表那裡是中心,或者是說是大家所接近的節點的位置,他就變成一個重要的中心。也許所謂的中心在網際網路發展之後有再結構的可能性,但是仍就是資本主義的性質或更具資本主義的性質。

3.網路時間/挪移倒轉

  傳統的理性思考,常把時間和空間綁在一起,例如我們熟悉的中小學上課鐘響後,學生被認為應該在教室,甚至應該在自己的座位上,這是理性化中重要的概念。一個人所使用的時間常常跟他所在的空間,兩者是鑲嵌在一起的,時間和地方有一定的意義,例如南半球和北半球的人提到十二月聖誕節,其意義是不同的。一個時間如果他脫離了他所鑲嵌的地理空間或地方,它就脫離了「在地的意義」,那就會變得不一樣。

  目前,各個地方的時間還存在,也就是說各地方真正的地理或日光時間還存在,使用網路時間就會發現對地方的去鑲嵌化,去脈絡化。比如說晚上的時候,台灣的電視節目一面報導新聞,一面則在螢幕旁邊標示美國的股價指數,依照以前的情形來講,這個時間差不多是我們睡覺的時間,美國開盤時間我們在睡覺,這跟我們沒有關係,我們就安心的睡覺。可是現在,他們在開盤我們即使是睡覺時間,我們卻已經介入,我們已經脫離了我們自己所在的地方的時間,進入到了他們的時間裡面,假定如果去買美國股票,彈指之間可以做到,就介入那個地方的活動了,網路打破了時區,地理,日光的傳統侷限,只要你願意,你可以一年365天,每天24小時都是上班時間(追著太陽環球工作)。

  網路發明之後,許多業務如搭飛機的再確認,其服務可能是在另一個不同的時區處理,這種情形在網絡社會來臨之後,更容易透過網路的方式跨區進行!也許有些在美國的事情可以轉到印度去做,在印度的事情可以轉到台灣來做。就我所知道,台灣有些公司的設計或一些業務,就是是透過網路在國外進行,有時候是由一個有正常工作的人在下班後兼差進行。委託公司的意見、討論、付款都可以通過網路社會的種種機制來進行。這些情形以前也有,但是在網路時代來臨以後,卻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把別的地方的時間偷回來用,或者是把當地的時間拿到別的地方去用。網路時間在網絡空間之下取得全新的意義,原有的時間、空間在利用網路連結了之後,其意義和過去不一樣了。原來可以度量的,直線的,可以預期的時間觀就被替代了,時間和空間被用乾坤大挪移的方式,改變了意義,就是我們所面臨的網路時代來臨的現象。

  網路使得原先的時間具有新意,尤其是全球統一的電腦時間發生的時候,它已經是去脈絡化,沒有地理上,時區上,或者社會性的意義。我們說現在是幾點鐘,和我們的日光或季節與地理的時間多少是有一些意義的,可是在電腦時間上,所謂的幾點鐘只是一種記數,記某一個時點的位置。網路的普遍應用使得原有的時間性質變了,尤其是牽涉到資訊資本主義時代裡的資金,網路使得全球的銀行系統連在一起,流動的資金在網路上奔流,快速的進進出出,資本主義的精神這裡進一步得到體現。從Braudel的脈絡來看,資本主義最發展階段的乃是金融資本主義,金融資本主義本身的發展已經有許多變形,在數位時代裡,更是進一步的得到了強化。

三、網路與台灣社會

  理論的思考需要與許多經驗對話,網路社會的發展經驗,在全球各地可能不同,本書所蒐集的論文相當程度說明了台灣網路社會發展的情形。除了網路社會所需的頻寬調查之外,針對網際網路空間特性的分析,通過網路的連結有許多新的集結或動員方式,例如,快閃族的分析,生活風格團體的形成,公共領域的可能性,以及以網路為基礎的動員之可能性。除了生活風格,本書也討論以網路連線為基礎來的社會運動和災難救助的可能性與限制性。在科技與社會的討論方面,數位落差是數位社會的重要議題,究竟網路社會可能邁向更平等或新的數位落差,本書也有專文分析,這些科技與社會的關係,有預期中要完成的目標,也有許多非預期的結果,這是本書看到網路科技與當代社會的一個觀點。

  關於網路科技與社會的「非預期結果」之討論,與其說是一種經驗研究的分析,或人文關懷證據的提出,不如說是一種觀念的啟發與理論思考的觀點。非預期結果的概念已經受到一些討論「第二現代」或「風險社會學」的學者所重視,它不僅適用於資訊科技與人文關懷的議題,也可用於其他科技與社會的分析,諸如生物科技所引起的倫理議題,奈米科技所引發的和平疑慮等。這方面的思考將會是分析網路科技與社會的重要觀點。網路社會各項可能性的之討論,都會牽涉到其基礎建設,網路頻寬。國內外對於網際網路使用行為的文獻已經很多,但是有關寬頻使用行為的文獻則較為缺乏。寬頻網路建設不僅是國家基礎建設的重要一環,更為二十一世紀國家競爭力之主要依據。劉幼俐教授等人的論文比較了2001年與2002年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行為與使用者之滿意度、探討寬頻網路潛在使用者的安裝意向與考慮因素。

  在網際網路空間特質的討論方面,黃厚銘教授的論文所提出的問題是:網際網路既隔離又連結的媒介特性使得人們能夠在網路上利用代號、暱稱、名片檔、簽名檔與言行等化名機制,既隱匿又顯露地參與探索自我認同的遊戲。然而,社會互動有賴於基本信任的建立,且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正是建立在雙方之間對於對方身分認同一致性的認定之上。亦即,僅當我們對於他人過去、現在、及未來的行為模式有相當程度之穩定性的把握時,我們才能夠知道要如何與其互動。顯然地,虛擬社區之探索自我認同的遊戲必然會對此一社會互動中不可或缺的信任帶來衝擊,進而影響社會秩序的建立。但不可否認地,無論是時有所聞的網路戀情還是網路詐欺,都顯示出網路人際關係中仍存在著信任,否則既不會有深入的交往,也不會有欺騙與被騙的可能性。該文分析比較信任在真實世界(包括傳統社會與現代社會)與虛擬社區中的所扮演的角色。這部分的討論,對於其他幾篇以網路連線為基礎的分析具有意義。

  以網路空間,網路連線為基礎的討論方面,本書共包括翟本瑞教授的「連線社會」,孫治本教授的「生活風格社群」,方念萱教授的「公共領域」,林鶴玲教授等的「社會運動」以及孫式文教授的「網際網路在災難事件中的傳播功能」。這些論文包括了網路與社會關係相當重要幾個面向。翟本瑞的連線社會一文,以Flash mob為分析對象,討論這些人透過網際網路或手機彼此聯絡,隨著不同策劃人的指示在特定時間與地點聚集,做出一些「無厘頭」的舉止,玩完後立即閃人的現象。作者指出,廣義而言,網路社會中所有的活動都是「連線」的活動,網路社會的基礎,就在於每個網友連線時,心中存著透過網路能夠建立出「可相互連線性」。文中除了介紹Flash mob活動起源,也解析相關的意函,作者認為快閃群眾是依賴網路連線而存在的團體,是資訊時代出現的種網絡次文化,「快閃群眾代表著一股對正經八百標準文化的反動,也鬆動了規範性的準則」,「快閃群眾可說是一種相當精緻的動員方式,整個事件包含著論述、創作、想像、意義與說服的文化行動。它是從傳統與新媒體的文化活動中演化而來,但不會固定化一直停留在某處」。通過這些案例分析,可以知道虛擬社會與真實世界間的區隔日益泯滅,終將結合在全面整合的網路社會架構之中。

  網路與生活風格社群方面,孫治本教授的論文分析了如何使具有相同生活風格但分散各地的同好在網路上相遇、聚集,甚至形成網路生活風格社群。在實體空間中原已存在的生活風格社群,也可藉網路加強聯繫和擴大社群的範圍。本文以《新竹交大2002年上半年「網路與社會」課程修課同學對小型BBS和網路生活風格社群的描述》(包含多位同學之描述),和《中央情報局BBS創站站長演講紀錄》兩筆描述性材料,來剖析網路生活風格社群的現象。網路不只能扮演嘉年華會般的活動,對於公共領領域與女性賦權的思考,也常出現在關於網路空間的討論中,方念萱教授的「網路傳播中的對話與對峙: 以女性主義連線版的言說為例」是一篇檢驗新興社群的意見交換是否展現公共領域特色的論文,該文選取台灣學術網路電子佈告欄女性主義連線版上的討論為分析對象,探討電腦中介傳播之為公共領域的可能性, 並由互動的言詞中,探討這論域運行、成形的規範倫理。作者指出網民(netizens)在論域的屬性、議題的選擇、鋪陳論述的方式用語上都顯示了自己對於這新領域的摸索與期望,而相較之於舊媒體的訊息設計,這新領域中的論述推展實屬另類,至於「公共領域」是不是網民亟願打造的目標,則很難說,尤其是「公共」的定義未明、新媒介環境中的「領域」又所在多有;不同價值之間的拉拒縱使不是零和,但資源有限、啟蒙在即,在另類論域中深入切身議題,而在多重公共領域中展開另一層次的對話才是最重要的。

  「台灣社會運動網路經驗初探」一文主要分成兩個主要部分。第一部份,先以資訊技術的特性與國外社運網路經驗為經緯,勾勒網際網路對於社會運動發展所承諾的遠景。以此為背景,他們回顧了兩年左右網路相關的社會運動事件,對比網路社會運動在台灣所面臨的限制與低度發展的實情。第二部份,則進一步對焦到社運網路分殊的經驗,由五個側面來檢討社會運動經由網路媒介所連結上的各種社會差異,以及這些社會差異對網路社運的影響。網路除了動員網民進行社會運動之外,孫式文教授關於「網際網路在災難事件中的傳播功能」的討論,分析了另外一種動員的可能性,網際網路的普及趨勢和廣泛用途使其快速成為社會體系中的重要組織,影響性深入各個層面。但是,當重大災難事件發生時,網際網路能擔負起哪些傳播功能呢?該文經由文獻探討指出,網際網路的物理性基礎結構與社會運用共同建構了有別於大眾傳媒的三點媒介特質:(1)傳播模式多元的互動媒體、(2)資訊累積整合的共同空間、(3)人人可用的傳播管道。孫教授以網站在921地震後的傳播經驗進行分析,提出許多重要的發現和建議,特別是在這次的經驗,可能會誤導我們低估網際網路的傳播功能,因為網際網路在災難事件中受限於停電、斷訊無法即時運作。921大地震後,網際網路無法發揮即時傳輸資訊、溝通協調的功能,並非受限於現有的科技,未能善用科技才是癥結所在。該文分別對商業性網站和政府各提出建議以期能提高網際網路傳播功能。

  最後一篇是曾淑芬與吳齊殷教授對「數位落差」議題的討論,該文分析了面對資訊科技革命所產生的社會不平等問題。過去樂觀論者認為藉由自由競爭的市場,可以讓廠商所提供的服務品質與設備成本達到最適的平衡點,而只要人人可以擁有資訊科技,即可消除社會經濟的差距,政府扮演著引領市場開放的角色;悲觀論者則認為資訊科技仍然由資訊菁英所掌握,知識與資訊被擁有與累積,因此會加劇社會階級的分裂,形成社會不平等或極化的現象,政府應該適度的介入抵抗這加劇不平等的力量。而影響資訊科技的近用性與使用過程和能力,則可能來自於個人的性別、種族、階級或居住地理區位等社經背景不同而有所差異。本文以台灣的調查數據從資訊近用、資訊素養、資訊應用等幾方面進行分析。

參考書目

Braudel, Fernand (1982-1984) Civilization and capitalism, 15th-18th century (vol. 1-3). New York: Harper & Row.
Brian, David (1999) 《透明社會:個人隱私與資訊自由》。蕭美惠譯。台北:先覺公司出版。
Castells, Manuel (1996)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Published.
Castells, Manuel (1997) The Power of Identity.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Published.
Castells, Manuel (1998) The End of Millennium.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Published.
O’Reilly and Associates ed. (1997) The Internet and Societ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張維安、陳介玄 (1997) 「把生活結構放進來:三個台灣企業研究個案的比較分析」 。《社會與經濟叢刊,第一期》,Pp.159-210。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

[1] 本文之一部份曾發表於「2003年社會學與心理學的對話學術研討會」。 [2] http://140.114.119.8/iscenter/previous/index.php (2003/10/12) [3] http://mx.nthu.edu.tw/~wachang/IF/index.htm (200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