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民間文學的理論與實際》是作者近幾年來從事民間文學調查及研究工作,相關論述的一些成果。因為民間文學其實遠不止是「文學」,更關涉到語言、民俗、文化甚且政治等多種層面,因此,不只在田野調查方面的採訪、記錄、整理等是很「實際」的一種作業,有時候,有些地方,連可以不可以調查,為什麼要調查、該由誰來調查,都會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在學術自由的國度,民間文學調查可以很學術,在不自由的國度,一牽涉到所謂的「調查」,不論是否只是「民間文學」,都可以很政治。這就是民間文學的現實。
作者從前的教研重點是古代小說,之後為了解讀小說中一些和神話有關的內容,觸角便稍為擴及神話和傳說。接觸神話、傳說之後,從某方面來說,其實就已經進入民間文學的領域。
按照這種說法,好像從古代小說研究到民間文學研究,是一條很自然就會舖展開來的道路,其實卻又不然。更何況文獻流傳下來的神話、傳說雖然在研究上可以作為民間文學的參證資料,但民間文學卻遠不只是「記載下來的文獻」,它更活在民眾的口口相傳之中。
要進入真的民間文學調查與研究還需有其他的機緣,這個機緣和政治解嚴有關。在解嚴之前,任何個人想要推動或從事大規模的田野調查工作,特別是這種事關語言、文化的調查,是幾乎不可能的事。只有在政治解嚴之後,對自己鄉土的關懷,才變得可以自然而然,為文化傳承而做的工作才終於是可以坦坦蕩蕩。這就是現實。
就在這種情況下,個人申請國科會補助,展開較為全面的民間文學普查,進行合乎科學的采錄、整理工作。工作在各有心的縣市文化局協助下,推動尚稱順利。而文建會又適時的補助文化局,將采集成果整理出版,因此成果得以有較為全面的呈現。
在實際進行采集、整理之前,必須先對工作人員進行訓練,讓大家知道正確的做法。因此從探詢、採訪、到紀錄、整理,都必須視實際狀況作相應的提示、解說。於是像「工作與認知」這種規範性、認識性的理論思考,最後終於得寫成定稿,既作為實際工作的規範,也是一種理論提示。本書中的一些文章,就像這樣的是由理論到實際,實際到理論,相互應證的。
當然,後來為了教研的需要,不得不對民間文學的各個方面,作更深入的探索。例如民間文學的特質,采錄工作的文化意涵等等。相關問題一經追索,就發現時下的一些著作,在理論上的深度大都稍覺有缺。而之所以會有這種現象,也很自然,因為「民間文學」這個「學科」,在本地的學術圈中,一直未見真正的發展,或者甚且可以說,從未好好的被認知,所以理論上多所欠缺,實在不足為怪。
在這種情形下,為了工作的需要,為了教研的需要,只好自我思考,多方閱讀,想法突破難局。就在這樣的工作與研讀相互激蕩之下,幾經時日就寫下了這些篇章。這些文章不論好壞,有無見地,倒真的是從理論到實際,互為印證啟發而來的。
但是,書之集結出版,卻還是另有因緣,如果不是清華出版社的社務委員楊儒賓教授的督促,相信這本書不會這麼快的結集出版。所以本書的出版,首先得感謝楊教授。其次要感謝的當然是陳素主小姐,從文稿的整理、打字到索引編定,都是她一路費心。還有更應當感謝的是這幾年來所有熱心參與采集工作的朋友們,如果沒有他們的熱心參與,不可能有那許多民間文學成果的結集,正因為有那些采集成果,提示作者必須正視背後的理論,才會有如今這些文章。最後要感謝的當然是一路牽手走來相互扶持的妻子盧世敏,因為她的堅定支持,才使研究寫作,變得不再是一種辛苦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