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1年英國業餘天文學家威廉氏(Willian Herschel)在觀測雙子座星群附近時 ,無意間發現一個較恆星大的圓點,起初他以為是新彗星。後經兩個禮拜的觀察,天文 台正式確認為新行星,並命名為天王星(Uranus)。
天王星在當時地面上最大的望遠鏡看來,也不過是個小圓盤,更不用說看到天王星的 環了。當時唯一能知道的是,透過光譜上的甲烷和氫氣吸收線,推測天王星上的大氣成分。 天王星發現之後,斷斷續續地發現了它有五顆衛星,就是現在的天衛1 到天衛5。而天王星環帶的發現,則又是一次意外。
1977年3月10日發生天王星掩星的罕見天象,各地的天文學 家都對此一天象進行 觀察,卻發現恆星在還沒通過天王星盤面時,發生星光閃爍現象,有可能是被一條條環 帶掩食的結果,因此推測天王星有環的結構。經過多次觀測,天文學家們判定天王星有 9個環帶,從內到外依次命名為:6、5、4、α、β、η、γ、δ、ε。
1986年航海家2號太空船(Voyager2)抵達天王星,帶來新的震撼。首先是在 ε環的外側,發現8顆新小衛星,這8顆小衛星之中半徑最大的也不過85公里,最小的 僅有30公里。另外在ε環的兩側也發現兩顆牧羊衛星,這兩個更小,半徑只有25公 里,自此加上之前發現的5個,天王星的衛星擴增為15個了。
在環帶方面,不但確認了有環的存在,同時還發現了兩個新環帶,分別在ε環的內側 和6環的內側,並命名為1986UR和1986U2R。因此天王星共有11個環帶。
天王星最奇特的,莫過於它的傾斜角。97˙5度的赤道傾角,使他看起來像躺著轉一樣 ,也正因為它是躺著轉,它的環帶才能百分之百地和我們面對面。
1986年Voyager2傳回的資料中,天王星的赤道磁場強度為0˙25高斯,較地球稍弱 ,磁軸與自轉軸有55度的夾角,大氣主要是氫(80%)、氦(10%)、甲烷(10%)。 這些,就是我們所知道的天王星的全部。
體積 | 63倍於地球,排名第三,次於木星和土星。 |
質量 | 14˙5倍於地球,排名第四,次於木星、土星和海王星 |
自轉週期 | 16小時48分 |
傾斜角 | 97˙9度 |
衛星系統 | 15顆,次於土星和木星 |
公轉半徑 | 19˙2AU(1AU=1億5千萬公里) |
公轉週期 | 84地球年 |
反射率 | 0˙56 |
最大視星等 | +5˙3等 |
平均溫度 | 零下214度 |
環系統 | 11個環,為有環行星中第二多,次於土星 |
屬性 | 藍色氣體巨行星 |
94年影像 | 96年影像 | 97年最新影像 | 天文小百科 |